找到相关内容1997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空性

    解脱,花费如此长久之时积聚福德资粮,是为了对治诸境似与其支分(名言的所依)相合的显现(此属所知障)。   为断除这些障需旷劫修行的教语能鼓舞瑜伽师产生长时修行的意乐,他准备实际地在将来无量生之中...由心安的存在方式的空。事物似是不依于他而有,不须由对心显现而而是有自己的存在方式,但实际上是由对心显现而,就如幻师的幻象是由对观者为咒力所迷的心显现而为有。中观宗的应成派更将无我精细地阐...

    吉弗里霍普金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0343246.html
  • 格鲁派中观宗关于“立业果”问题

    染污无明增上之力世俗谛,若已断染污无明,已见诸法如影像等的声闻、独觉、菩萨之前,唯是假法,全无谛实,以无实执故。因此⑴惟是欺诳凡夫,于圣者前则如幻事,是缘起性,见唯世俗。  此段是说由无明烦恼之力,妄执世俗谛为实有,并非说诸已断染污无明的声闻、独觉、菩萨面前全无世俗谛。  上面所说世俗谛的“世俗”,是“增益无明”,亦是“实执”,它所执的境是名言中没有的,而“世俗谛”则须是“名言中有”,因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4659431.html
  • 格鲁派中观宗二谛略义

    染污无明增上之力世俗谛,若已断染污无明,已见诸法如影像等的声闻、独觉、菩萨之前,唯是假法,全无谛实,以无实执故。因此⑴惟是欺诳凡夫,于圣者前则如幻事,是缘起性,见唯世俗。  此段是说由无明烦恼之力,妄执世俗谛为实有,并非说诸已断染污无明的声闻、独觉、菩萨面前全无世俗谛。  上面所说世俗谛的“世俗”,是“增益无明”,亦是“实执”,它所执的境是名言中没有的,而“世俗谛”则须是“名言中有”,因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4859433.html
  • 各家释“中”不同

    假不生,待世谛假灭,明真谛假不灭,非不生非不灭,,为真谛中道;无生灭生灭为世谛,生灭无生灭为真谛,无生灭生灭是非生灭,生灭无生灭是非无生灭,非生灭非无生灭为合明中道。  大乘人明中者,以非立谛为中道,即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。因为摄论以遍计执、依他起、圆成实三性为立谛,以三无性为非立谛。是建立、施设义,《述记》云:“有差别名言者,无差别名言者非。”实际上就是真俗二谛,而今三论认为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3565177.html
  • 辩中边论要义

    ,後得藉言说差别,对如幻如化之法则名之依他,对龟毛兔角之法则名之徧计。此等名言,虽世俗所共许,而立则非世俗所能,故其为世俗,乃胜义世俗,与一般世间依自己名言之世间世俗迥异,通言世俗谛,多於此误会,说乃背驰矣。   又本论之虚妄分别,乃後得智事,知虚妄分别之有而非真,亦後得智事。後得智之所知者非虚妄分别之法,乃虚妄分别之圆成相,虚妄分别之。故本论言“净智所行唯圆成实&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5066698.html
  • 新唯识论

    唯欲方便略显体故,学者当知。世间谈体,大抵向外寻求,各任彼慧,构画抟量,虚妄,此大惑也。真见体得,反诸内心。自他无间,征物我之同源;(内心之内,非对外之词,假说为内耳。此中心者,即上所言自性。盖心...,混时空之分段。(此心却是流行不息,而又湛寂不乱。于其流行不息,假以动名。于其湛寂不乱,假以静名。即动即静,无流转相,时间无可。)即静即动,复无方所,空间不得。至微而显,至近而神,冲漠无朕,而...

    熊十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4868669.html
  • 问:什么是般若?

    般若释义 华译为智慧,但这个智慧,不是世间凡夫的聪明智慧,而是如来的圆常大觉,这种大觉,胜义谛中离于言说,今依世谛名相,假说有三。(参见:三般若)——《佛学常见辞汇》陈义孝编 三般若释义 ﹝出金光明经玄义﹞ 梵语般若,华言智慧。此三般若体是圆常大觉也。即此一觉,有三种德,故名三般若。 一、实相般若,谓本觉之体,非寂非照,离虚妄相,名为实相,即一切种智也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2877676.html
  • 读《大毘婆沙论札记》论师的轮回观

    是以笔者特以〈论师的轮回观〉为题,探讨部派佛教时代,在「诸行无常」的轨则下,各部派如何有情生命的依持,如何构筑有情生命轮回的网络。  本文分五节来说明:  第一节,诸法的剎那生灭与转变差别。这是和...创建在心心所法上。然剎那生灭的心心所法,有情的业果如何相续流转呢?他们依心立我,在一心相续上,有情业果相续及生命缘起。然有情是色心相依不离的,业果在心法上,六识有间断的时候,业果岂不是会中断吗?...

    释悟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647481.html
  • 略说“自性”及其“有无”和“一异”

    令人痛惜。   数论派万法由自性生,它的基础就是“自性实有”,而不是空性的,这也是佛法区分于外道的根本区别。它们依据自己的分别念,在此基础上自性具有“喜、忧、暗”三德;此三德和合作用,产生二十五...是无常变化的法,那么不管以哪个为体,则都有另一者多余和自相矛盾的过失;若二者是异体,则将两个异体的法拼凑在一起就可以生起万法的话,而证悟这个就能解脱的话,那么岂非世间随便就可以解脱了?因为大家随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4266304.html
  • 六度的生起次第、胜劣次第、粗细次第

    并不决定,比如,资粮道菩萨的持戒不如登地菩萨的布施殊胜。而且,这只是从大体上,如果事相不同,则六度不决定前劣后胜。比如,断不与取不如布施身命殊胜,稍稍精进行善不如忍大的损害殊胜。   三、粗细...法相,佛陀都已善为。佛语字字句句都体现了大智慧。佛以尽所有智照见一切差别相、一切缘起、一切道,因此宣说了六度总纲。我们学习四谛,从最初的鹦鹉学舌,到学习大论之后,知道仅仅“苦集灭道”四字,就包含了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六度|次第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3134027064.html